古都疑陵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合会

  1953年,向前被递解出境后,社团事务主要由儿子向华炎和向华波负责。向氏家族的其他成员也都有自己的事业,几乎不参与社团事务。

  说起这两个香港大帮派,那不得不说一说叱诧风云的三合会。

  三合会,又称洪门三合会,为历史上著名的反清秘密组织,始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间。

  洪门三合会,据说是著名反清复明组织洪门天地会在广东地区的一个分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因明朝君主朱元璋年号“洪武”,故取其“洪”字,名为“洪门”。

  “洪”字三点水,因此不同社团“兄弟”,均以三点水“兄弟”相称。

  三合会的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指帮会活跃于南方两广一带,珠江三大支流北江、东江、西江于珠三角汇聚入海,故名「三合会」。

  另一种说法出自潮州帮会,称当初洪门创始人陈近南与清兵战死于惠州一带,接班人天佑洪英领导有方,人马很盛,号称「天时、地利、人和」,故曰「三合会」。

  因洪门洪顺堂印信为三角形,故该组织使用三角形作为其标志。而三合会的英文名称「Triad」,是由香港的英国殖民地政府根据其名称和旗帜命名的。

  三合会原是在1830年代由广西边陲至广州一带,包括梧州、肇庆和佛山在内的团练、市镇民团及村民组织互相自保而成的民间组织。

  经过鸦片战争后,两广的珠江水系三江民心思变,特别是在广州、佛山、香山及肇庆的相连的地区,加上乡勇及团练兴起,武装社团林立,因加入俗称为洪门的天地会,是为洪门。

  另说则是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演变成洪仁玕、李文茂、罗大纲、陈开等人组成的“反清复汉”组织,聚众建立太平天国,实行揭竿起义,互称洪门子弟,进行现称广东洪兵起义的革命事迹。

  早于1845年,香港的殖民政府就应清朝要求,封锁三合会的活动。

  1845年,香港的殖民政府就颁布法令《压制三合会及其他秘密结社》条例。

  清朝亡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合会已经演变成为香港传统江湖秘密结社的统称。世界上,三合会一词一般用来泛指华人的黑社会组织,香港大部份地下秘密组织可追溯于三合会。

  近半世纪以来,三合会的各帮派行为包括收取保护费、贩卖毒品、洗钱、非法赌博、经营性产业等所谓黄赌毒的偏门行业。个别成员亦会进行偷窃、诈骗、绑票及恐吓勒索等犯罪行为。

  香港大型的三合会会员约20多万人以上,大部分小型街头帮派里中有7-10%的黑社会成员是活跃份子,若然统一所有香港三合会和黑帮,可达致50万人以上,所以香港往往将三合会与黑社会混在一谈。

  时至今天在香港,自称三合会会员或成员、身为三合会会员或成员、拿用任何三合会组织的名字和名称使用者,同样当成自称三合会人士亦触犯法例,采用任何有关三合会物品入会仪式,采用类似的洪门入会仪式,以及藏有有关攻击性武器、兵器、看管任何武器库、兵器库,藏有任何武器危险物品、物件,可判定其违反社团条例及触犯刑事罪行,一旦发现,最高刑罚可监禁7年和罚款25万元。

  加上香港境内和海外秘密结社是有不少有所联系,有见此及,至今香港警方仍不时及早打击任何有关三合会活动。

  1854年夏,太平天国定都金陵,号称“天京”。三个广东秘密会社应原为水贼的太平军水军将领罗大纲主张,在中国南方的浔江发动反清起义,欲攻占广州城,以固太平天国南方门户。

  三个社团、包括四十多县达一百万的人士参加,并一度围攻广州城。因为他们响应洪秀全,自称为洪兵、亦为洪门子弟。这三个社团的首领包括有佛山的陈开,“红船”子弟的粤剧艺人李文茂及肇庆的梁培友。

  1854年六月,天地会首领陈开与李文茂在佛山镇起义,以石湾丰宁寺为大本营,一天之内便攻克佛山,并迅速发兵包围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在英国的香港总督宝宁JohnBowring援助下,坚守广州半年不失。陈开等人久攻不克广州,取肇庆水道转战广西,建立大成国,后于1858年相继就义牺牲,起义失败。

  太平天国的起事得到各地帮会的支持,香港境内的天地会及各地的帮派亦纷纷响应。中国的大规模起义使局势十分动荡,为了逃避战火,大批难民自太平天国起义后纷纷涌入香港,鉴于有太平天国成员及天地会成员纷纷随难民进入香港入境活动,影响香港治安,英国的香港总督文咸SamuelGeorgeBonham又在1854年立例递解太平天国及天地会成员出境。

  香港三合会组织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初期,作为一种富含亚文化特质的次社会体系,在这一百六十年的繁衍和变迁中,一方面它继续秉承了封建民间秘密会社,尤其是清代洪门三合会的某些衣钵;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不断注入了近现代管理模式和营生手法,逐渐蜕变成为无恶不作的职业化犯罪集团。

  现阶段,它不仅影响和危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经济运作和社会秩序,而且,对内地的罪恶输出,特别是对广东地区进行渗透,或自立门户或内外勾结,形成一股恶势力,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被渗透地社会治安。

  当今,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香港三合会是内地洪门三合会的分支和附属,但从香港三合会产生的时间,内部采用的入会仪式、组织制度,早期使用的禁条、誓词和隐语等,完全可以说它是从内地洪门三合会辗转移植而成,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渊源。众所周知,三合会是“天地会”的别称。

  “天地会”因该秘密组织“拜天为父,拜地为母”而得名,又由于该组织强调“天、地、人”合,故名。“天地会”对内称“洪门”,是清以来会员最多,分布最广的南方民间秘密会社。

  根据现有史料,在1842年7月,洪门三合会已在香港设立堂口,建立组织。这是迄今为止关于香港三合会产生的最早记录。

  由于当时香港刚刚开埠,再加上殖民地特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三合会获得一个极好的发展时机,迅速滋生和蔓延,逐渐在港岛形成一股强劲的地下势力。

  虽然港英当局从一开始就采取了打击手段,出动警察逮捕了大批三合会成员,并于1845年1月制定《压制三合会及其他秘密会社之条例》,取缔三合会等秘密团体,规定凡三合会成员,一律判处3年以下徒刑,刑满后在右颊制字。

  但三合会组织犹如雨后春笋,再加上有些原系东莞、番禺、顺德、香山等地的三合会会众因遭镇压避地香港,至1847年,港岛已成为华南地区三合会的重要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