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正义》中引的《括地志》中有这样一条记载:“齐桓公墓在临淄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岗,一所二坟。晋永嘉末,人发之,初得版,次得水银池,有气不得人。经数日,乃牵犬入中,得金蚕数十箔,珠襦、玉匣、缯彩、军器不可胜数。又以人殉葬,骸骨狼藉也。”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墓葬被盗于西晋末年,此时距齐桓公去世已经有近九百年,墓内仍有很重的毒气,以致人不能进入,盗墓者们只能在墓外等了几天,然后牵着狗在前边带路,才进入齐桓公墓。
齐桓公墓中的墓毒,就是那座水银池。
水银池是古代制造墓毒时最常用的方式,正史中便有很多关于水银池的记录。如《南史·齐高帝诸子列传》中记录了南朝时益州发现的一座古墓正是“以朱砂为阜,水银为池”。
为什么墓葬中的墓毒多选用水银呢?由于毒是封墓之前安放好的,所以必须保证修建工匠的安全,也就是说修墓者不中毒,而盗墓者中毒。
那么,如何才能使墓中之毒准确“识别”同样处在墓室中的修墓者和盗墓者呢?
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墓毒在放置之时并没有毒,或这种毒在当时对人体的危害微乎其微,而在日后常年封闭的状态中,毒素逐渐挥发,形成足以致命的毒,以毒杀后来进入的盗墓者。
什么样的物质毒性大又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呢?当然首推水银。建水银池就是利用水银的挥发气体毒杀妄图盗取墓中随葬品的盗墓者。
水银,化学名称为汞,其状为银白色,密度很大,易蒸发、在常温状态下为液体。水银很容易被皮肤以及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是一种可在生物体内积累的毒物,口服、吸入或接触后可以导致脑和肝损伤。
纯水银的毒性要低于其化合物的毒性,毒性最高的汞有机化合物是二甲基汞,人的皮肤只要接触数微升的这种物质、就会导致人的死亡。
因此,水银成为古代墓葬防盗措施中最具杀伤力的武器。
说到以水银为毒的墓葬,就不能不提到秦始皇陵。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
“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七十余万人,守三泉,下铜而至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进者辙射之。以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千古以来,人们对这段记载颇有质疑,认为司马迁对秦始皇陵的描写过于夸张,在古代纵然是秦始皇的墓葬,也很难做到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与墓毒相比,还有一种更加匪夷所思的可以致盗墓贼于死地的毒,那就是尸毒。
尸毒,顾名思义,就是墓主人尸体中的毒。为何已经死去的墓主人尸体中会含有毒素,这些隐藏在尸体中的毒又是怎样发挥其神奇作用毒死盗墓者呢?其实这些所谓的尸毒就是朱砂。
朱砂,又称丹砂/辰砂,主要成分为汞的硫化物,可人中药,有镇静、安神、杀菌等功效。纯度较高的朱砂呈朱红色。
朱砂中汞的含量高达百分之八十六点二,是炼汞最主要的矿物原料,毒性自然很高。汉代以降,尤其在魏晋时期,很多人痴迷于炼丹和服食丹药,认为服食这种以朱砂为主要原料炼出的丹药可以长生不老。
尤其在弥留之际会大量服食,一方面可以治病,另一方面可以在死后起到尸体防腐作用。
人死之后,生前服食的朱砂沉积在骨骼中,经过一段时间,沉积的毒素散出,于是就形成尸毒,成为墓葬防盗的有力武器。
尸毒不仅会在墓内挥发出致命的毒气,甚至还会给墓葬外的周边环境带来危害。
《太平广记》中记载,一次,曹操出兵征讨匈奴,路过一片寸草不生的高岗,当时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的王粲指出这里应该是一座大墓,墓主人死前服了生磐石,这是一种有毒物质,墓主人死后,这种物质从尸体内蒸发出来,形成毒素,导致墓葬外草木不生。
曹操下令将这片土岗凿开,下边果然是一座古墓。
如果说人们生前服食朱砂是为了死后尸体不腐,只是无心插柳地起到防盗作用,那么,也有一些墓葬中的墓主人在死后口含一些毒液,专门对付那些胆敢盗取随葬品、亵渎墓主人尸体的盗墓贼。
元代著名盗墓贼朱漆脸就遭遇了这样的尸毒。
为了防盗,古人在下葬前会给逝者眼剧毒物质。若甘年后,当盗墓者进入墓中搬动墓主人尸体时,尸体复腔内的液体受挤压喷射出来。
幸运者如朱漆睑,因为年代久远、毒液的毒性大大降低趸至不具有毒性,原来足以致命的毒液仅灼伤了朱漆脸的皮扶。不幸者则会中毒身死墓中。
尸毒往住与遗体防腐相结合,一般防腐的药材在体内沉积日久、便会形成毒素,盗墓者一旦靠近尸体,便会被尸体中散发出的毒素毒伤及至毒死,无论墓毒还是尸毒,都是杀伤力极强的防盗方式,这种防盗方式不仅仅要保护墓葬免遭盗劫,更要令后人不敢觊觎。
同理,僵尸身上也会带着这种尸毒,被其伤到后,毒素会顺着人的伤口血液流入人体各大奇观,轻则重伤,重者一命呜呼。
大雷听后做了个吞咽的动作说:“妈的,这也太危险了,看来横财也不是那么好发的。”
其实说起盗墓人最后都会招报应,就是每一次下墓都会经历极大的危险,每一次都有可能是最后一次。
有时候,就算是出了墓,但是也不清楚是否中了墓中的慢性毒气,说不准哪天就一命呜呼了。
终于我们通过狭长的墓道,进入了甬道,两侧一共有四个墓室,应该是耳室。
不过我的目的不是其中的财宝,再说耳室里的宝贝也不会有主墓室的值钱,所以便径直朝主墓室走去。
越接近成功,说明遇到的危险就会越大,我拿着探路杆,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就在快到主墓室的时候,墙面的地面被探路杆触动,我赶紧叫身后的人停下。
用更大的力气去戳前面的地板,果不其然,嘎吱一声,地板向下翻去,而后又恢复原样。
大雷骂道:“我草,先前才说到这机关,现在就撞上了。”
其实遇到这机关没什么,要是没遇到那才是奇怪了,堂堂陵墓中,怎么可能会没有机关。
我让几人都把包里的螺纹钢管拿出来,倒腾一会弄出四根两米长的钢棍,搭在前面的地板之上,这才继续向前走去。
我安全过来后,其余三人照葫芦画瓢都走了过来,随后才将钢管收起来。
进入主墓室之后,我事先叮嘱众人千万不能乱碰其中的东西,要是动到什么毒气机关,咱们都得交代在这。
墓室很大,高四米左右,面积将近五十平,除了中间有一个大石棺椁之外,四周的墙壁上还镂空出一个个的小格子,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器物。
大雷看得那叫一个咋舌:“啧啧啧,这里面的东西要都能带出去,咱可就发了!小汽车,小洋楼要啥买啥啊!”
按照老规矩,我先东南角上蜡烛,这才准备去动棺椁。
开棺是个及其繁杂的过程,不过我现在却不会去开棺,只需要凿开外面石棺上的人身狐首像,取到其中的白狐玉佩。
这石棺比以前遇到的都大,但是样子都差不多,甚至上面雕刻的画像都是一模一样的。
我从包里拿出小锤子,蹲下身便朝石棺上凿去。
没一会,石棺上的人身狐狸首被凿开,从里面取到一个黑匣子,代开一看是枚白狐玉佩。
果不其然,上次胡青峰在白石岩取到的就是白狐玉佩,那老鳖孙还想瞒着我,真不是东西。
就在我拿出白狐玉佩的时候,大雷突然喊道:“龙哥,不好了,快看蜡烛。”
我回身朝蜡烛望去,蜡烛居然发出了幽蓝色的光芒,场面极其诡异。
鬼吹灯!妈的,我没想到自己也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但是要老子把白狐玉佩放回去,那是不可能的!
“你们要些什么,拿上咱赶紧走!”既然已经到了,我自己都拿了东西,要是制止别人拿,那我不太他妈做作了。
大雷乐呵呵地走到一个小格旁,拽起上面的玉佩就往兜里塞,至于拿了多少我并没去细看,而是打量周围,准备寻找出路。
汪家两兄弟自然也不是六根清净的大能,也找了些宝贝塞进包里。
大家都拿上物件后,我领着几人便向外走去,因为这里并没有其余的出路,只有去看看另外四个耳室。
老样子,钢管搭成梯子,几人走独木杆似的走出主墓室门前的机关径直朝最近的耳室走去。
这个耳室还真大,里面堆着各种各样的陶器,这一间应该是盛放墓主人身前所用的日用品。
打量了一番之后,发现其中也没有我们期待的盗洞口,只好朝着下一个耳室去。
四个耳室,无一例外都没有出口,搞得几个人耸头搭脑的,毕竟回去的路上有可能会遇到白凶,谁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