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虎呸了一声道:“看来出口就是被堵住的那条墓道,胡青峰是要困死咱们的意思!”
大雷也附和道:“那老王八犊子就不是个好东西,也不怕报应!”
我打断二人的话说:“咱只有往回走看看了,墓里的出口八成只有那一个!”
说罢几人开始往回走去,走的过程中一点都不敢掉以轻心,毕竟不知道会不会在途中遇到那只白毛大粽子。
走出甬道,来到墓道后并没有发生任何异样,也没有遇到那只白凶。
就在刚出墓门不久的时候,突然听见前方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我做了个停的手势,让大家放慢脚步。
本以为前面会遇到白凶,但运气不错,遇到的是那个魁梧汉子,此刻正满身是血地坐在墓道上。
我们走过去后,便开口问:“哥们,你怎么样了?”
其实问出的就是屁话,看他现在的情况就知道很严重,可能小命是保不住了。
他不仅身上有多个大伤口,而且此刻脸色已经一片乌黑,是中了尸毒的反应。
他咳嗽了两声,从包里拿出一张两寸照片,照片被透明胶壳包得严严实实的,看了几眼后对我道:“哥们,请你帮个忙,找到我妹妹,帮我把医药费交了,如果可以的话,麻烦照料一下,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作为交换。”
对于这魁梧汉子我完全不认识,不过说起来,多亏了他,刚才我们才有逃命的机会,而且还顺利拿到了墓中的宝贝。
我没急于答应他,开口问道:“那只白凶呢?”
魁梧汉子指了指隐藏着的那条墓道说:“死了。”
这是一个好消息,算是少了一份危险,我直言对汉子说:“若是我能够出去,自然会帮你这个忙,但是出不去的话,那就只能抱歉了。”
说罢,我接过他手中的照片,放进夹克的内衣兜里。
魁梧汉子朝我勾勾手说:“过来,我把出去的方法和秘密告诉你。”
我将耳朵附在他嘴边,听了一番之后终于知道了怎么出去,而且也知道一个对于我很重要的秘密。
听完之后,汉子将随身包递给我,挥挥手对我们说:“快走吧,迟则生变,这里面的钱麻烦你转交给我妹。”
我给他拿了两个罐头问:“那你呢?”
汉子自嘲地笑了一声说:“你们走吧,这是我的报应,活不了多久了。”说完话,他把枪拿在手中挥了挥。
人是极其脆弱的,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一命呜呼,我也不婆婆妈妈,带着几人朝着隧道走去。
大雷凑到我身旁问:“那大个子对你说啥了龙哥?”
我对他使了个眼色,意思是等出去再和他说,现在不是说的时候,他心领神会点头笑了笑。
走到尽头,我们还是遇到了那堵凭空而现的石墙,不过这已经是意料之中的事,那魁梧汉子已经告诉了我出去的方法。
在墙壁的夹角处,再往后退半米,顺利找到了魁梧汉子所说的两块颜色有差异的石板,用枪托在上面狠狠地敲了两下,石壁便开始发出咔咔咔的声音,缓慢的向上升去。
大雷一拍手吆喝道:“哟,不错,咱总算要出去了,原来这还有机关!”
我领着几人继续向前走去,走了好一会,终于回到了之前掉下的洞口,总算是出来了!
“咱们快走吧,也不知道前面还有没有什么危险的机关!”说罢继续朝前走去。
一路上,我们没有再遇到任何机关,没想到出口就是一处天然的山洞,任谁也想不到洞会通往一个巨大的陵墓。
见到外面的太阳时,大雷不禁吆喝起来:“终于他妈出来了,太阳真爽!”
来不及休息,我对几人道:“咱们赶紧找地方休息一下,这么久没合眼,身体都开始反抗了!”
其实找地方也是为了回避开胡青峰,要是在外面和那老狗遇到可不好,毕竟现在白狐玉佩就在我身上。
找了处避风干燥的小坡地,几人搭起帐篷,埋头便呼呼大睡。
等起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大清早,我们睡了半天一夜。
才出帐篷,发现汪家两兄弟不见了,我心中暗道不好,赶紧往夹克衣兜里摸。
掏了好几遍,除了那张照片,白狐玉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看来被汪家兄弟阴了!
我气得开口大骂一通,把大雷给吵了起来,大雷知道后和我的反应没两样。
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办,只有接受,骂也不能把玉佩骂回来。
收拾完行囊之后,我和大雷踏上了出山的道路。
路上大雷说闷得慌,让我给他说说关于盗墓的故事,于是一路上我就当起了说书先生。
其实说起盗墓,从古至今都是分为两大盗墓集团,分为是“官盗”以及“私盗。”
“官盗”,顾名思义,就是统治者或官员组织进行的盗墓活动。这种盗墓行为被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不必担心违反律法而惶惶不可终日。
众所周知,历朝历代都有明文规定,偷坟掘墓是重罪。由此可见统治者们是极其厌恶并坚决抵制盗墓行为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这些本该打击盗墓的统治者走向盗墓之路的呢?
细数中国古代著名官盗,如东汉末年的董卓、三国时的曹操、五代时的温韬,乃至近代的孙殿英,他们都处于风石乱世、军阀割据的时代,他们本身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军阀。
军阀混战不仅破坏当时的社会主产,打破百姓和平安宁的生活,还为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当无法维持军队的开支时,军阀们往往会采取各种非正当手段获取财务,盗掘古墓就是其中最简捷也最暴利的一种。
“官盗”中最著名的当属三国时的曹操,曹操卖以枭雄著称于世,他早年起兵之时,在家乡招募人马,讨伐董卓。
当时的曹操默默无闻,所持财富并不能维持庞大的开支费用,于是曹操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开源,其中便包括盗掘古墓。
为了大规模、有组织、高效率地盗掘古墓,曹操设置专门负责寻找、发掘古墓的官吏,还给他们取了形象的名字——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
三国时的官制沿袭汉代,校尉是仅次于将军的军职,职责是掌管特殊的军队,而中郎将则俸禄高达两千石。
曹择设置如此高官俸禄,只为盗墓寻宝,可见盗墓所得的财富对曹操的军是何等重要。曹操通过设置专门的盗墓官吏负责发掘古墓,获得了大量财富。
当时人提到曹操盗墓,愤然评价为:“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据史料记载,曹操曾亲自率兵盗掘了今河南商丘永城芒砀山西汉梁孝王刘武之墓,并毁坏棺木,搜罗金银珠宝竞有数万斤之多。
最终,曹操通过这种遭人唾弃的方式获取了支撑军队开支的财物,最终统一了北方地区。
五代时的温韬是另一位“官盗”传奇人物,他以个人之力开创了盗墓史上的一大奇迹——盗尽乾陵之外的唐代关中十八陵,而这“壮举”竟然是在短短七年之内完成。
有着“盗墓将军”诨号的孙殿英则是近代“官盗”的代表人物,他组织了震惊中外的清东陵盗陵案,乾隆、慈禧墓葬被席卷一空。
“私盗”又称“民盗”,指的是个人或团伙的盗墓行为。多数是出于对随葬品利益的追求,他们盗取随葬品后找机会出售来谋求暴利。
与“官盗”最大的区别在于“官盗”不受法律的制约,而“私盗”却是违法行为,法律的制裁如影随形伴随着他们。
“私盗”不像“官盗”那样明目张胆,河南、山西等文物大省。
最常见的小型私盗团伙一般两个人组成,一个人挖洞,向外传递随葬品,另一个清土、望风,多数两人盗墓团体都有亲属关系。
此外,大型私盗团伙在陕西、河南等省也屡见不鲜。
多数的“私盗”都是单个人的行动,这种盗墓行为的破坏力比“官盗”和团伙“私盗”要小。
一般说来,盗墓是世代相传的“家族营生”,即使今天,河南等地仍有许多“盗墓世家”。
无论“官盗”还是“私盗”,究其本质都是盗窃行为。这一行为不仅非法获取了他人财物,打扰了死者的长眠安息,也造成了大量文物流失。
说起盗墓,那不得不说近代震惊中外的清东陵被孙殿英盗一事。
马兰峪,山峦起伏,气势雄浑。这里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家陵寝、当夕阳的余晖洒满这座代表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威严与无上尊荣的文化宝率时,一个辉煌时代的末代余音悄然响起,但这一切却被一个军阀匆匆打破。
如同无数古代帝王陵寝一样,清东陵、这个现存最大的陵园也未能逃脱被盗的梦魇。
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境内的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皇家陵园,也是现存体系最完好的古代帝陵建筑。
这里长眠着清代的五位皇帝,以顺治帝的孝陵为中心,按照昭穆制度,左边为康熙帝的景陵,景陵之次为同治帝的惠陵。孝陵右侧是乾隆帝的裕陵,裕陵之次则是咸丰帝的定陵。
除了皇帝陵寝,清东陵还有四座太后陵、五座妃园、一座公主陵,共埋葬了十五位皇后、一百一十五位不同等级的妃嫔。
清东陵山势绵延,如飞龙凌空,又如卧虎盘旋,两条大河环绕拱卫。
当年顺治帝打猎来到这里,看到这里山峦叠翠,景物天成,隐隐有帝王之气,当即传旨,死后安葬于此。
清东陵南北长一百二十五千米,东西宽二十千米,由十五座陵园组成。其中修建时间最长、耗资最巨大、陵园规模最宏大的当属乾隆帝的裕陵和慈禧的陵寝。